登革热是什么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其症状包括发热、皮疹 、头痛、肌肉和关节痛等,严重时可能发展为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症,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这种疾病在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 ,特别是在亚洲、非洲 、中南美洲和加勒比地区。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登革热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属于虫媒病毒性疾病 。其症状主要包括突发的高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痛、疲乏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病情,如出血 、休克等。登革热在不同的人群中的表现可能会有所差异,但其传染性很强 ,常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并通过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该病在临床表现上通常急速且毫无征兆,患者通常会经历高热和关节疼痛等症状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皮疹、出血倾向以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登革热的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尚未发现健康带病毒者。
登革热是一种由伊蚊传播的病毒感染,目前无特效药物可治 。预防措施主要是避免蚊虫叮咬。全球范围内 ,登革热是常见病,尤其在热带和亚热带区域。全球每年有4亿人感染,其中25%症状明显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2019年十大具有潜在威胁的疾病之一。登革热的预防需注意季节性。
登革热是一种由伊蚊传播的亚急性传染病 ,其特点为突然发病、发热以及身体关节疼痛等 。这种疾病主要肆虐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特别是在我国的广东 、香港、澳门等地尤为流行。登革热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在每年的5月至11月期间发生 ,而高峰时期则集中在7月至9月。
登革热不可怕,做好这几点非常重要!
尽管登革热疫苗尚未开发出来,但当前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疗,只能采取对症治疗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保持居住环境清洁、消除积水 、使用防蚊设备等 ,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对于家人被诊断为登革热的情况,建议采取隔离措施,使用防蚊设备 ,并注意个人卫生。
目前,登隔热病属高发期,该病主要通过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而传播。因此 ,预防该病,防蚊灭蚊最关键,无论是办公场所、宿舍或者在外居住等 ,都应该注意除蚊 。只要做好了预防工作,登革热病就不可怕了。晚上睡觉的时候要做好防蚊措施,如挂蚊帐、点蚊香或者喷驱蚊剂。
预防登革热 ,蚊帐也是个好东西 。午睡或者晚上休息可以悬挂蚊帐,不让蚊子有可乘之机。若是到公园 、河边、街边等公共场合散步,应注意蚊虫叮咬,可以在出门前喷一些花露水或涂抹风油精 ,这类物品也可以常备在身上,也可以选择穿长裤出门。还有一个最直接的措施就是灭蚊 。
登革热病在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以前有
1、该病最早在1779年出现在埃及开罗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和美国费城,并依据症状被命名为关节热和骨折热。1869年 ,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会在其专业期刊中首次命名此病为登革热。20世纪,登革热在世界范围内多次爆发,病例数以百万计 。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 ,该病长期存在地方性流行。
2、中国于1978年在广东首次流行,并分离出第Ⅳ型登革热病毒。此后,在1971980、1985年的小流行中 ,分别分离出Ⅰ、Ⅱ 、Ⅲ型病毒 。登革热的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患者在发病前6~8小时至病程第6天具有明显的病毒血症,可使伊蚊受染。
3、年被确认为中国大陆首次爆发登革热的年份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传播,自从1990年以来,中国多地曾发生过不同规模的登革热疫情 ,尤其在夏秋季节和热带、亚热带地区较为常见。
4 、我国于1978年在广东流行,并分离出第Ⅳ型登革热病毒。此后,于1971980、1985年小流行中分离出Ⅰ、Ⅱ 、Ⅲ型病毒 。 病因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未发现健康带病毒者。患者在发病前6~8小时至病程第6天,具有明显的病毒血症,可使叮咬伊蚊受染。
5、在东南亚 ,登革热一直呈现地方性流行状态 。 1978年5月,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首次爆发登革热,迅速蔓延至多个市、县 ,并检测出第Ⅳ型登革热病毒。 此后,在1979年 、1980年和1985年的小规模流行中,又检测出第Ⅰ、Ⅱ、Ⅲ型病毒。 1980年3月 ,海南省也开始爆发登革热,迅速波及全岛 。
登革热传播需三个条件
登革热传播需三个条件,分别是:传染源:主要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时段:患者在潜伏期末及发热期内有传染性,主要局限于发病前6小时至18小时 ,至发病后第3天。少数病人在病程的第6天,仍可在血液中分离出病毒 。传播途径:主要传播媒介: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接触传播:如果被携带登革病毒的蚊子叮咬过,但没有出血或破损的皮肤 ,则不会感染登革热。但如果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如拥抱 、接吻等行为,也可能会导致感染登革热;母婴传播:如果孕妇患有登革热 ,在怀孕期间会将病毒传给胎儿,从而导致新生儿感染登革热 。
登革热疾病传播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传染源,而传染源主要指的就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一般的病人在发病之前的一天以及发病后的六天之内在血液当中是可以检查出登革热病毒的 ,这个时候通过叮咬的蚊虫是可以自己导致患者感染的,而且在这个时期的传染性也在最强的。
患者:登革热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期间以及发病后一周内都具有传染性。隐性感染者:隐性感染者是指感染了登革病毒但没有出现临床症状的人群 ,也是重要的传染源 。带病毒的动物:如白纹伊蚊、埃及伊蚊等,它们可以携带登革病毒,并且在体内持续存在。
主要传播途径:登革热主要通过蚊虫的叮咬进行传播。当蚊子叮咬了一个患有登革热的病人后,它再去叮咬其他人时 ,就可能将登革病毒传播给下一个人 。预防措施:由于登革热是通过蚊虫传播,因此预防登革热的关键措施是灭蚊和防止蚊虫叮咬。
传播条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登革热的传播与气候、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媒介蚊虫的繁殖和活动受到温度、湿度等条件的影响 。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这些蚊虫更容易繁殖 ,因此登革热的传播更为常见。预防和控制传播的重要性:了解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对于预防和控制疫情的传播至关重要。
本文来自作者[qingdaomobile]投稿,不代表青鸟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ingdaomobile.com/zlan/202504-1021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青鸟号的签约作者“qingdaomobile”!
希望本篇文章《广东登革热疫情(广东登革热疫情最新消息2024)》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青鸟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登革热是什么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其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头痛、肌肉和关节痛等,严重时可能发展为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症,甚至可能导致...